“我们自愿结成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承担《婚姻法》赋予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每对新人在芝罘区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时,都要进行这样一场特殊的宣誓仪式。 “对于十几年来一直在婚姻登记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来说,发出去的结婚证已经成千上万张了。”芝罘区婚姻登记处的贺主任感慨地告诉记者,从建国到现在,这一张张小小的结婚证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它见证的不单单是一对新人走到一起,组建起一个家庭,更多的则是它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质量高了
从“牡丹花”到“防伪标”
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中国民间的婚嫁习俗一般沿习旧制。联姻的关键不是男女当事人同意,而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那时的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
芝罘区婚姻登记处搜集的结婚证书里面,从最初的一张奖状大小到现在巴掌大的一个小本本,印刷也越来越精美,越来越好保存。用贺主任的话说,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婚证越来越规范了,质量也越来越高了。”
在贺主任提供的一堆结婚证里面,有一份1958年的结婚证。除了和平鸽图案,稻穗、棉花也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这反映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进入“文革”时期,结婚证图案比较简洁。下面是向日葵和大红双喜字,上面是国旗国徽,证书上印有《毛主席语录》。
80年代的结婚证上四周以麦穗为框,下面是大红花,上面是红旗簇拥着的mzd选集,远景是林立的工厂和烟囱,壮美的山川、水库及高压电网,这张结婚证书反映了全国人民在mzd思想指引下奔向“四化”的美好前景。
贺主任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结婚证书开始贴上新人照片。到了1994年,全国开始印制统一的结婚证,结婚证外形类似护照,封面为红底金字。2004年,民政部宣布启用新版结婚证,封面为枣红色烫金,内容为横版打印。
新时代的结婚证体现了科技的力量,实行了更加完善的定向定位安全防伪水印币纸,水印图案为“双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