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alchionkk 于 2011-12-18 09:36 编辑
关于硬盘分区数量多寡争议之我见兼论硬盘分区数量对于程序运行速度的影响
网上关于硬盘分区数量“多”与“寡”的争议,自打有这个命题以来就一直舌战不止争论无休。我没有叫停这场“舌战”的扭转乾坤之力。但是,可以据实论理给大家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一管之见。在大家就此进行百家争鸣之前,敬请共同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要靠通过实践的数据说话,切忌空发议论“空对空”!下面,我先抛“砖”,以引众多网友之璞玉——
关于硬盘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此前本博已有解读恕不赘述。但有两点需要重复提示:其一,只要开机,硬盘盘片就会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其二,只要关机,硬盘磁头就会回归初始待命状态。对于“非固态”硬盘来说这是基本常识,但是又是探讨以上问题的原始出发点。另外必须注意:研究探讨问题以求得出正确结论,应当设置具有可比性的实验环境。
以安装Windows 7、安装同样软件、保存同样资料为例,将硬盘只划分一个分区,就好比将它们统统装在一间屋子里。将硬盘划分为多个分区,只不过是对这间屋子打了多个“象征性隔断”。当我们在这间屋子里找东西的时候,会因为“象征性隔断”费时费力吗?以我多次实践考证:将硬盘划分为一个分区或多个分区,丝毫不会造成“寻道”时间差异。 硬盘读取数据,首先要将磁头移到数据所在区域,然后才能进行有效读取。磁头移动的过程,又可细化为两个步骤:第一,移动磁头到指定磁道。花费的时间被称为“寻道时间”;第二,旋转盘片转到相应扇区。花费的时间被称为“延迟时间”。也就是说,在硬盘读取数据之前,准备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是“寻道时间”和“延迟时间”相加的总和。 那么,影响硬盘读取时间的“瓶颈”究竟在哪里呢?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硬盘盘片转速。10000转的盘片转速,寻道时间仅为7毫秒,相对于主流硬盘(7200转)的14毫秒要缩短一半。其二,硬盘单碟容量。当单碟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相应加快硬盘访问读取速度。其三,硬盘数据接口。SATA规范相对于PATA标准,大大提高了硬盘外部传输速率。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硬盘数据接口的理论速率,受制于硬盘内部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