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罐头电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08|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它] 【民俗传说】[原创]“二月二 龙抬头”源自何处?

[复制链接]
yaojian 2011-2-26 20: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传说经过冬眠的龙,此日即被隆隆春雷惊醒,抬头而起,准备新一年的兴云布雨。故,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 谚语。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也视为龙的生日。
    “春龙节”由来已久,在古代,百姓们视“龙”为一种神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寄托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后来经过历代文人的神化,二月二龙抬头演化为民间许多美好传说。

    故事一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润含着一个动人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母生有三子,但缺一女。龙王想,要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该多好啊!王母知道后,就给龙母服下一颗仙丹,不久,龙母怀孕。次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但对龙宫封闭枯燥的生活颇感厌倦,渴望到人间寻找真情与幸福。龙母知女心思,便劝其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为什么要到人间受苦?龙女说:我不愿与龙子龙孙们在宫中无聊吃喝玩乐,要到人间寻找有乐趣的真情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便悄悄把她送出龙宫,并给她一个锦囊。
      龙女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凡落人间,四下张望,只见远近土地干裂,庄稼头垂腰弯,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真乃好不心酸。不远处,一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作,公主走去,道:这么旱的天,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说:有什么办法?家里老母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同情怜悯,既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绿色。农夫惊喜万分,赶忙向她鞠躬施礼:“这儿方圆几百里均遭大旱,还请仙姑救救穷困百姓们。”龙女非常感动,心想,他一心想着别人,如此善良无私,不正是我的知音吗!于是,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泼洒大地。雨过天晴,山青庄稼绿,人们脸上露出舒心笑容。小伙子向姑娘再次道谢,公主脸上飞起红云,说:“不用谢,只求我俩百年好合。”小伙子听后,喜出望外、美不胜收,即把姑娘领回家。
      公主离宫出走的事龙王知道后大发雷霆,怒火中烧,自此亦不准龙母见她。龙母天天想念女儿,在每年阴历二月初二龙女生日这天就浮出海面,抬起头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二月二是龙的生日的传说或许就出于此。

    故事二
      相传,武则天称帝时,玉帝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雨济世,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并立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来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展示给龙王和玉帝看。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即大声向玉帝呼喊:“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见人间户户院里金豆花开,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
      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宣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是华夏民众的自豪。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大约从唐朝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说法和古代天文学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用“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以此判断季节变化。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而角宿(角宿一和角宿二)恰似龙的角,代表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常规情况下,农历二月二日晚上,龙的两只犄角首先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浮出,放射着蓝色光芒的它是一等星,伴随时间推移,它渐入人们的视野;1小时后,龙的咽喉“亢宿”也爬上地平线;至子夜时分,龙爪“氐宿”也相继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龙抬头”的时间会逐日提前,每天提前约四分钟,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前”,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此间,人们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在地球的位置转移后,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此来判断时令。另有,在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时,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从科学角度看,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冬眠的动植物开始复苏。故此产生“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这些现象同样为天文学家研究天体及时季交转提供了可靠而精准的依据。


    多少年来,“二月二”在我国民间作为一个大节,并伴随星转斗移演绎出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习俗,如,每到这天,人们就爆玉米花或大豆、吃面条、炸糕等,寓意“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庄稼人早晨在院子里用灶灰画五个大圆圈,把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之为“打囤”,预祝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满囤圆;北方地区各家早晨打着灯笼到井边、河边挑水,回家后摆案焚香,举行“引田龙”仪式;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打着灯笼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还有“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敲呀敲,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敲呀敲,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私塾先生此日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少妇这一天回娘家,叫“归宁”;民间要祭祀土地,称“社日”;妇女当日不动针线是怕伤龙眼,停止洗衣是防伤龙皮;更有“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理发去旧习俗等等。

    二月二所有吃的东西也与龙紧密相联,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把元宵称作龙眼;面条谓之龙须;褡裢火烧叫龙舌;饺子是龙耳;薄饼是龙皮;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蛋。最让人不解的是,摆上几对鸡爪,愣说是龙爪。助兴的菜肴更有润意:芥菜的谐音是“借财”,黄豆嘴代表“金豆”;切开流油儿的老腌鸡蛋,叫“财源滚滚来”;豆腐,取名儿叫“兜福”;白菜叶包菜捧着吃,叫“包财”。
……。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并用各种形式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二月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阵雁北飞,犁牛遍地。“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进入春日耕种大忙时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动员人们不误农时,旧时,“皇帝耕田”是二月二的一项重要宫廷活动。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 明朝和清朝前期,每年二月二,帝王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始,每年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另据《古今北京》载:清代定制,每岁仲亥日,皇帝要到先农坛祭农神。礼毕,还要自扶犁耕地做出样子,意味玉帝亲耕,然后,坐在观耕台上观“庶人终亩”。曾有一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既是刻画这一王侯躬耕之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篮,一手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令,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题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率满朝大臣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此外,也说明人们希望有一个开明皇帝,亲躬春耕夏耘,“龙”光普照子民,使老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一键重装系统|雨人系统下载|联系我们|网站地图|过期罐头电脑论坛

GMT+8, 2024-11-24 12:34 , Processed in 0.045258 second(s), 25 queries .

官方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和互联网.若侵犯到您的版权.请致信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Powered by Discuz!

专注于win7_win10_win11系统下载装机

© 2010-2023 GQGTPC.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