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传统习惯将立春视为春天开始的节气。
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候变化无常的季节首推春季。民谚云:“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特别在早春,遇到晴朗的天气,则风和日丽;每逢阴雨连绵,则寒气袭人。 故在我国民间素有“春冷透骨寒”的说法。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里“三九”、“四九”那样冷酷,但由于人们的穿着和精神缺乏御寒的准备,再加之在漫长的冬季养成的耐寒能力又有所下降,此时寒气会乘虚而入,侵袭机体而使人致病。
早春季节寒冷、干燥的气候,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病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可乘机侵入,特别容易造成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病毒性肝炎、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还表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季中的发病率也远远高于其它季节。
为有效地抵御上述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保健工作:
一要适时增减衣服。春令时装应以轻松、鲜艳、保暖、明快 为宜。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外感风寒,诱发疾病。
二要合理调节饮食。春令饮食应摄取以健脾扶阳为主的食品。在日常膳食中应多吃些鸡、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水果、蔬菜、干果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高糖和易消化的食物,以满足健身的需要。
三要讲究居室卫生。室内应经常保持清洁,要常开门窗,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以利于人体健康。
四要加强体育锻炼。二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开展体育锻炼的大好时光,应早卧早起,开展多项文体活动,如做操、打拳、 跑步等;工余闲暇进行郊游、打球、爬山、拔河、放风筝等文体活 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春夏养阳”。
另外,还要讲究心理卫生,经常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