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购主板的时候供电相数是电脑爱好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目前主板都有4项或5相以上供电相数,但多项数供电真的实用吗,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下.
处理器CPU供电部分是一块主板的灵魂所在,是主板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相信无需解释。不过关于CPU供电设计,有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供电相数越多越好,其实,为什么要采用多相供电呢?说简单点就是降低每相供电承受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保证供电元件有更长的寿命。于是有不少人就直接推导出,供电相数越多,单相承受压力越小,效率越高,寿命更长。这样的推导其实是有问题,不正确的的。
首先,这样的推导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散热。CPU供电部分,尤其是MOSFET管部分,在工作时会产生不小的热量,这些热量不仅会影响电子元件的供电能力,也会加速元件的衰老、损坏,因此很多主板都在CPU供电部分采用了散热鳍片。超多相供电设计下,MOSFET管的堆积往往更加密集,产生的热量更加多,散热压力比普通设计更加大,因此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普通设计的效率和寿命。
超多供电相数与低抗阻MOSFET主板
为了降低MOSFET管的发热,很多中高端主板都采用了低抗阻MOSFET管来替代普通的MOSFET,这些低抗阻MOSFET无疑具备更低的发热和更好的供电效率,但是也具备更高的价格,而且这么多MOSFET堆积起来,散热压力还是比普通设计要高。
一种非常有效,但是同时也比较花钱的解决方案是采用Driver MOSFET,把MOSFET驱动和上下桥都整合在一起,使热量更集中,并加大MOSFET之间的散热空间,从而降低超多相供电所承受的散热压力。除了散热压力大,超多相供电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效率问题和必要性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主板厂商五花八门的节能技术,其实说到底最主要就一种节能方式:降低供电相数。在CPU负载低时,CPU一般都会进入低速运行状态,供电需求降低,因此主板可以以更低的供电相数完场供电任务,从而更好地降低功耗——供电相数越多,供电能力是越大,但是同时也会增加非必要功耗。正常应用下,5~6相供电设计已经足够很好地满足处理器的供电需求了,电脑配置 10相以上的供电设计对于不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不必要的,实在有点浪费电源与成本。
编辑总结:超多相数供电散热压力大,同时更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功耗,因此不超频的用户其实没有必要上超多相供电,5相供电已经卓卓有余,10相以上的供电设计对于不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不必要的,实在有点浪费电源与成本,浪费资源严重!
对于显卡我们关心最多的就用于游戏,对于入门朋友来说部分主板或cpu集成的显卡核心就完全可以满足入门玩家需求,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主板上有无显卡插槽其实都不重要了,但对于主流游戏玩家来说,独立显卡是必要的,目前多数主板显卡插槽都是一个,从视觉上看,显卡插槽当然是越多越好看,不过实际上我们不能只看数量,显卡插槽也是比较容易中招的地方。
多显卡插槽的主板外观
一般显卡都是通过主板北桥或者CPU的PCI-E 2.0通道连接的,而这些通道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意味着显卡连接的带宽(速度)是有限的,一般入门级平台的通道就只够一条PCI-E X16插槽使用,电脑配置)稍高的平台可能支持X16+X8模式,更高端的平台则可能支持X16+X16高速模式,比如上图就是一款支持X16+X16/X16+X8+X8模式的高端P55主板。
一些市场定位中端的产品,则可能采用拆分形式把X16通道拆分成两个X8通道来使用,以便支持X16和X8+X8模式,这虽然相当麻烦,但是还算比较有效。一般来说,如果用户只用到一张显卡,应该优先考虑使用靠CPU或北桥端的第一条插槽,这条插槽一般都是保证X16设计的。
一些较好的主板可能配备自动拆分设计,可以按照用户安装的情况,自动选择X16单卡模式或X8+X8模式,用户只需认准显卡插槽附近那些长条状的芯片即可。
带Switch卡切换主板
从外观上看,上图的主板的两条显卡插槽都是X16速的,然而实际上这款主板的显卡插槽带宽只有X16,并且需要在第二条插槽插入Switch卡来让第一条插槽运行在X16模式,也是比较容易误会、使用比较麻烦的设计。
而多卡设计最无能的就是X16+X4设计,这种设计的第一条插槽是北桥/CPU提供的,第二条则是南桥提供的,这样的设计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要消耗南桥的通道,减少桥接到主板上的芯片的数量和连接速度。有些主板比较靠谱,一看触点就知道是X16+X4,而有些产品光看触点可能都是X16的,这是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的。
编辑总结:眼见未必为实,光看显卡插槽触点是不能准确判断连接速度的,显卡插槽实际速度未必有看起来那么高,如果你决定上多卡平台,务必注意其PCI-E通道实际分配方式,方便、高性能的多显卡插槽主板才值得选择!
主板选购误区三:主板芯片组越高越好吗? 我们知道,决定一块主板性能与档次其控制芯片组其着决定性因素,就犹如显卡芯片组一样,作为硬件核心部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是不是主板芯片组越高我们越值得选购呢?答案是否定的,高端的芯片组一般都能提供低端的芯片组所不具备的功能,因此高端芯片组会比低端芯片组更受到玩家用户的欢迎,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芯片组未必越高越好,因为功能对于多数玩家用不少或不实用,花大价钱当摆设,确实也不值得。 下面我们来拿一个例子与大家做个详细介绍,比如目前比较热门的SNB平台H61主板与H67板:H61和H67芯片规格对比
|
| H61芯片 | H67芯片
| 处理器接口
| LGA1155 | LGA1155 | PCI-E 2.0 | 支持 | 支持 | PCI-E插槽 | 1*PCI-E 2.0 x16 | 1*PCI-E 2.0 x16 | 内存系统 | DDR31333 x2 | DDR3 1333 x4 | SATA2/SATA3 | 4/0 | 4/2 | PCI-E信道 | 6 | 8 | PCI-E带宽 | 5GT/s | 5GT/s | RAID支持 | N/A | 0,1,5,10 | USB接口 | 10 | 14 | 规格上看,H61芯片和H67的主要区别只在于内存容量、SATA3.0接口和RAID磁盘阵列支持,对于一般用户来说,SATA3.0和RAID支持都是用不上的,而内存的话现在两条插槽都能扩展到16G的容量,也是相当充足的了。
所以就目前而言H61主板更符合广大用户使用,虽然H67系列主板的芯片组比H61高,但功能对于多数朋友并不实用,如果考虑到后期升级方面,H67到是可以考虑一下,就目前来说H67主板相比H61主板要贵一两百元左右,目前599元买H61主板的话,做工用料方面都会比较有保证,应用功能也比较多,而且还具备高速的USB3.0接口,相比同价位H67主板质量要还不少WWW.PC84.COM电脑配置. 同样的价钱买H67,做工用料不大可能会更好,扩展性能也差不多,你得到了SATA3.0接口和RAID磁盘阵列支持——对于使用机械硬盘的一般用户来说,这两项技术的实际意义可能还不及一个USB3.0接口。 编辑总结:高端芯片上的功能一般用户未必用得上,与其砸钱买超低价的高端芯片板,还不如买块高价的中低端芯片主板。主板选购误区四:铝壳外观电容就是固态电容吗? 在商城买主板价格稍微贵些,商家都给大家推荐全固态电容设计主板,我们知道全固态电容设计的主板不管是在稳定性,质量上以及耐高温上都会比普通电解电容设计的主板好不少,但编辑发现目前市场上不少主板采用铝壳外观的电容并非真正固态电容,一些商家使用假固态电容欺骗用户,下面编辑教教大家识别方法.
使用假固态电容欺骗用户主板
电解电容的头顶一般都有防爆纹,因此,只要我们看到电容头顶有“K”字形或其他形状的凹槽,我们就可以断定它是假固态电容,比如上图的就是穿了铝制外壳的电解电容,属于穿着狼皮的羊,这类主板多数是出现在不知名主板厂商产品上。
XLL虚假固态电解电容设计主板
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假固态电容——XLL电容,XLL电容头顶没有防爆纹,外观上看也像一个固态电容,不过实际上它是电解电容,消费者看到头顶“XLL”字样的电容就要小心了,通过笔者拆解发现XLL电容也是穿着狼皮的羊,内部就是普通电解电容,只是外壳上包了铝片,诱惑用户。
XLL虚假固态电解电容神秘面纱
编辑总结:拆开XLL电容,我们就能发现它不过是包了个铝壳的电解电容,只要条件合适,它还是会爆浆的。披着铝壳不一定就是固态电容,头顶防爆纹,或者印着“XLL”字样的都可能是假固态电容,购买时应该注意了,选购尽量选择品牌主板,口碑与质量有保证些。主板选购误区四:主板超频越高越好吗? 超频一直是玩家津津乐道的玩法,有些用户看评测就只看超频成绩,谁超频成绩高就选谁,这种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超频不仅要讲究主板供电质量、CPU体质、内存承受能力,还要讲究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超频对于游戏发烧友比较实用,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并不实用,况且超频对主板寿命有一定影响。 对于主板的超频编辑一向不推荐入门朋友使用,超频是可以提升电脑性能,但超频是一把双韧剑,并不是那么好把握,要控制稳定,散热,与性能是需要技术的.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超频只是一个花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此用户应该酌量超频,不要以为主板能超频率越高就是越好。 编辑总结:我们推荐“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主板不能只看外观或者测试成绩,在购买一款主板之前,最好先看看我们的分析和评测,选购主板我们思考的方面有很多,主要以均衡实用为标准,适合发烧游戏玩家的并不适合一般用户,总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避免以上基本主板选购误区,才能有效避免走入购买误区,以免花了大钱还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主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