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业领域常常涉及的专业摄像机不同,普通家用DV操作较为简单,功能也不复杂。但要拍出好的素材也并非那么容易。即便对于家庭使用者使用来说,虽然技术要求和欣赏程度都不太严格。但由于平时工作学习和社交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对于DV拍摄技巧的学习仍然不够全面。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偶尔外出旅游所拍摄的DV影像资料似乎比DV机器本身更有价值。如果仅仅是针对DV本身去谈论影像价值,倒有些“买椟还珠”的意味了。DV是用来拍摄的,自然有一些拍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一、DV新手常犯错误及纠正办法 有些DV新手喜欢像小学生写日记一样,以记流水帐的手法拍摄。从头到尾,不论什么场景,是否具有欣赏或留念价值,统统摄录下来。当然,这样做自然是保持了较多的素材可供后期编辑,当同时也加大了后期编辑的工作量;或者细节重点没一个突出,属于那种为纪录而纪录的素材。实际上,如果是刚接触DV的用户,我们比较鼓励这样的手法,毕竟新手需要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DV的拍摄手法。 但这种比较随意的拍摄手法所经历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在兴趣被提升以后,就应该去学习和掌握正确的DV拍摄方法,尽管这些内容可能比较枯燥,但绝对可以提升拍摄水平。
首先,一定要牢记三字基本口诀“稳、准、平”。怎样保持稳定?对于初学者并不难。首先是要尽可能避免边走边拍。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双手握住DV,机器重心应放在腕部,同时保持身体稳定。如果拍摄的时间太长,在拍摄中就应该尽量寻找可以依靠的物体来帮助身体支撑,这样就不会让拍摄者感到压力集中于手肘部。 三角架达到的稳定效果是最好的,但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使用三角架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人都选择移动拍摄。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采用广角镜头慢步来取得稳定拍摄的画面效果。DV拍摄视野扩大了,抖动的影响就相对要小一些。另外,拍摄镜头时间不能太短,否则图像容易看不明白。反之,一个镜头的时间太长,则影响观众的观看热情,看起来比较烦。所以每个镜头的时间掌握就值得仔细体会。一个镜头即便不是特写,以保持中近景镜头5-6秒为佳,全景镜头8-10秒,只要画面稳定,素材的不足可以用后期编辑解决。
在拍摄过程中,应确保取景中的水平线(比如地平线)及垂直线(如电线杆、大楼)和取景器或液晶屏的边框平行。切忌以自我发明创造的角度和取景线来拍摄,要知道通过DV拍摄的影像和自己的实际视野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构想差距,特别对于没有经验的DV拍摄者而言,水平拍摄十分重要。
DV动态成像的构图规则跟DC静态摄影的构图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构图,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两点:一是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二是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
二、按部就班的掌握DV拍摄技巧 刚接触DV的朋友对DV兴趣很大,这可以理解。但超越自身拍摄基础去运用DV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最明显的“超越”行为就是在拍摄过程中不停的变焦,以达到突出细节或变更画面视角的效果。新手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虽然变焦会给影片的拍摄带来一定的场景缩放效果,但不能滥用。如果画面总是在不停地放大和缩小,看上去会令人头昏脑胀。曾经看到这样的消息,某女士全家看了自己拍的DV录像后竟然集体生病住院。最后的谜底揭晓,原来是在外出旅游拍摄时,某女士和其家人轮流使用DV拍摄,采用最多的手法就是胡乱变焦拍摄。结果导致观看者身体不适。这绝非危言耸听,大家可以快速变焦拍摄然后回放试试感受。
DV旅游拍摄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附加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方式。摇摄是指当DV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做支点,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摇镜头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摇摄镜头容易让观众对后面摇进画面的新空间或新景物产生某种期待和注意,如果摇摄的画面没有什么给受众可看的,或是前后事物没有任何的联系,那就不要摇镜头;其次摇摆速度要适当,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来说摇摄一组镜头约10秒左右为宜。追随摇摄运动物体时,摇速要与画面内运动物体的位移相对应,拍摄时应尽力将被摄主体稳定地保持在画框内的某一点上;第三运镜要平稳,进行摇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有利于拍摄出稳定的画面。摇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寸。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新手最好在旅游前找某些场景试试,如果不适合或不能马上掌握,那么旅游就不要用此类手法,或者作一个存储备份。对于表现宽大场景或高大建筑物以及景点,摇摄的确有不少的帮助作用,但重点在于是否能较好的运用。 三、夜景拍摄注意事项 夏季夜晚,全国各大城市或旅游景点都会灯火辉煌,夜景也成为了人们拍摄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夜景不同于白昼,要注意的事项不少,否则拍出来影像就会很难看。
夜景拍摄注意光的应用 1、合理调整DV的参数 首先晚上拍摄需要将程序曝光设置为黄昏与月色。这种方式用于在拍摄黄昏、焰火、霓虹灯或一般夜景时保持气氛。设置好后按拨盘返回即可。并且要调整白平衡,夜拍需要将白平衡设置为Outdoor,这表示拍摄的条件为在日落/日出、日落后、日出前、霓虹灯或焰火。如果没有固定DV机位,最好不要采用慢速彩色快门功能。否则手部抖动产生的拖影会让画面无法看清。红外线功能也一样,单色调并不符合大多数观众的欣赏水平。
2、合适的拍摄位置
夜晚拍摄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也特别重要,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时白天选好的角度到晚上去拍夜景时才发现情况有很大差异。对于随机拍摄的旅游者来说,最好在灯光照射比较好的情况下拍摄,就能清楚的从取景器看到所拍摄对像。或者选择明亮对比强烈的物体,比如被霓虹灯包围的主体建筑。 3、尽量采用广角和防抖功能 对于夜晚的拍摄过程中,镜头不宜作过多的变焦和推前动作。尽量保持在镜头广角状态。有必要时可以将UV镜取下来,增加光线通透性。随机所带来摄像灯如果光亮不大的话,还是少使用。毕竟没有什么效果,也浪费电源。防抖功能一定要打开,对于保持拍摄质量效果不错。
灯火辉煌的夜景真美! 当你想用广角一口气拍下来,可是DV就是不争气,光源总是不足。因此取景尽量取一整片都很亮的角度,夜空的比例越小越好,最好不要拍到黑色的景物,否则DV一看到黑色又自动调亮到最大dB值。另外拍人像时不要像照相一样,想把夜景一起照下来。到亮一点的地方拍人物表情的特写镜头,事后和夜景剪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四、旅游拍摄角度如何选取 也许因为照相机和摄像机的不同,对于外出旅游的DV拍摄,很多用户都会误认为是只要可以摄录完整就可以了。因此常常看到旅游人群中,很多人拿着DV机,从头到尾的在摄录。而最后播放的内容,更多是节日中川流不惜的旅游人群。这类DV影像虽然有一定的纪念和收藏意义,但美学和内容结构上未必太过于流水。即便是后期通过剪接来弥补,但总体素材的不佳却让后期操作显得困难,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要学会在旅游中,抢占拍摄地点和角度。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不同的手法。比如自驾游,一个车队出发的话,可以提前在车队出发和到达前抢拍几个镜头,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天窗从后到前将车队出行的内容交待清楚就好。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稳定性,这包括拍摄者自身的稳定和相对稳定,最好能和被摄者保持一定距离,在DV广角端拍摄。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外接广角镜头。
对于人文类景点的拍摄,我们重要的是占位,如果景点基本平面架构,那么就借助一定的高处来平拍或俯拍,用意是增加效果,如果缺少条件,就尽量不要跟随人群拍摄,尽可能避开人群,人流和景物没有必然关系,除非你想将景物和想拍的人物主体更多的融合,否则不要采取跟随拍摄。对于专业摄影者而言,在有客观条件保障的前提下,采取跟随人物主体拍摄方法倒是常用。
旅游拍摄注意一些重要事项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拍摄时每个镜头不要拍摄的时间过长,大约每5-10秒就切换一次镜头,这样就能使观看的人不厌倦。在拍摄时要拍摄一些明显的标记,如果在所有拍下来的镜头中没有明显的标记,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是在哪里拍的景象。
在旅游景点拍摄时,因为阳光常常从被拍摄对象的背后照射,很容易使高光部分过度曝光,而阴影部分看不清楚,结果细节全部丢失。有经验的摄影者尽量会让太阳在自己的背后。如果条件不允许,拍摄者或拍摄对象也可以尽量采取斜45度的被拍摄角度方式进行。有逆光补偿功能的话,也尽量打开。 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对广为人知的风景区进行个性化处理。不求全贪大,而是发现被多数人所忽略的某些侧身和背影。有节制地拍摄,除了访谈以外,每个镜头一般控制在60秒钟之内。发现迷人的细节和局部,以点带面地呈现一时一地最动人的风采。 在旅游时,人是穿行于景物之间边走边观赏的。这时候,拍摄就要灵活机动,善于变化,既要拍景,又要摄入,由景物的空镜头摇向人物,让人物走入空镜头画面,由人物的欣赏视线或行走方向再摇出景物,或是由全景人物推向景物结束录像,以使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拍摄出来的录像片比较符合观看习惯。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穿插拍摄一些纯景物的镜头。总之要想DV画面具有吸引力,就必须多动脑筋的拍摄,但一定要遵循拍摄手法,多多体验,多多学习,记录属于自己的点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