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笔记本电池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本本一族们的关注了,于是就经常问这问那,现在本人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公司的技术人员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分享一下。
一、锂电池是否有记忆效应?
锂电池的记忆效应是很小的,几乎为0。
二、如果想把电池放起来不用的话,因该怎么处理?
应该最多充入90%的电,塑料包好放在阴凉的地方。
三、第一次充电必须充够12小时吗?
这对于早期那些没有电池控制电路的镍氢电池机型是适用的,但对于如今具有智能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笔记本电池来说却是个笑话,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之后,充电电流就会被自动切断,哪怕你继续充120个小时,状态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了,一般来说,就算充电最慢的机器,6小时也完全充满了,剩下的“充电”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反而是拿到新机器的时候应该先把电量放光再充电。
四、我们怎样知道我们充了多少次电呢?
举个例子吧,ibm的交流电源cess ibm里面有一项可以查看电池的使用次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首次充电时间及电池的健康状况。其他的本本也应该有这样类似的功能,大家找找看。
五、那么是不是可以不用电池直接用交流电源呢?
不。原因是锂电池里面的离子如果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谓相对静止,即电池无电或少量电的时间。长时间一般指6个月左右),会彻底失去储存电能的功能(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比如所谓的大充大放,连充12小时以上都不好用)。
六、电池的寿命到底是多少?
告诉大家,没有时间的限制概念,一般的锂电池的使用寿命(记住,是使用寿命)是充电400-500 次左右,低于这个数字的电池质量肯定有问题。
七、新电池是否要激活
其实电池的激活工作在工厂内应该已经完成了,笔记本电池出厂时所带的少许电量是为了避免自然损耗给电池带来损害。电池的激活应该是在没有保护电路的情况下进行的,可锂电池本身就带有保护电路,设计块电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电池的过度充放电,一般电池在充满电的时候,充电指示灯熄灭的那一刻起,电池就不在充电状态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再把充电器插头插在上面进行充电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可以从电池的状况上看出电池是否在充电,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出电池是否在充电状态,电池在充电的时候都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当电池充满后一个小时(充电器电源插头暂时不拔下来),你再去摸一摸电池,这时候你会发现电池是处在常温状态的,这是因为电池此时已经不在充电状态了,当然不会有热量产生了。
八、使用外接电源时是否需要拔下电池
这其实就要看你在使用外接电源时候是不是需要给电池充电了,电池的充电次数直接关系到寿命,一般情况下锂电池充放电次数是固定的,充电次数一般只有500次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800次。我们每给电池充一次电,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一次可充电次数。不过现在很多笔记本厂商都考虑到了电池的易损性,在增加了对电池的保护技术,在不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是不会充电的。即便如此,当您长时间使用外接电源使用电脑时还是建议您将电池拔下,因为高温也是电池的克星之一,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高温,这对电池是十分有害的。当然如果您对自己的电池没有把握的话我还是建议您把您的电池拔下来再使用外接电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电池都有保护电路的。另外也就是如果你的电脑有那种能够通过控制电量来设置充电的软件(例如当电量低于20%或是其他参数的时候,你的电池就可以自己充电的,不过这种软件的存在与否本人还未确定),那当然你也可以不要拔下电池。
九、进行校正可以提升电池容量吗?
所谓校正,是当电池的实际容量和控制电路中的纪录容量不一样时,对电池进行一次深度充放电操作,让控制电路刷新纪录,使之接近电池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表现电池真实容量的操作而非提升容量,这里关键因素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高,校正可以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增加了,假如电池的实际容量比控制电路中纪录的容量要低,则校正会令电池看起来容量减少,这也就是许多人对校正效果争论不休的原因,请记住校正是令电池的真实容量呈现出来,消除电池和控制电路之间的偏差,至于显示出来的容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这是电池本身的状态而不是你的校正所决定的。很有可能电池因为校正时候的深度放电损伤,容量反而大大下降。
十、电池需要定期的校正,每月一次彻底充放?
对于记忆效应很强的镍氢电池,这是必须的工作,但对于锂电池,这个周期却太频繁了,锂电池虽然没有完全消除记忆效应,但已经大大减弱了记忆效应,如果你使用电池很频繁,那么你应该将电池放电到比较低(大约10~15%)再充电,但如果放电到连机器都开不了(0~1%),就属于对锂电池的有较大损伤的深度放电,一般来说每2个月做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很少使用电池,那么只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这样的操作就可以了。
以上是本人总结的一些菜鸟的基本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基础知识,本人也是一个菜鸟,如果其中有什么不对欢迎校正,如果你对此很敢兴趣也欢迎你来和我交流切磋。
|
|
|
|
|
|
|